登录 | 注册
中华陈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陈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陈氏源流 已阅:4516 / 回复:4(楼主)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

    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
   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一、陈姓迁变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陈。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台湾第一大姓。  
   二、陈姓辉煌耀乾坤
   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
   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
   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
    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
    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唐宋时期,陈姓人也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在政治上,唐朝时期有宰相陈叔达、陈希烈、陈夷行;宋代有与宦官斗争的陈禾、刚正不阿的陈俊卿。在文学、诗歌上,唐代有陈子昂、陈鸿、陈陶;宋代有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此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画家陈居中。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起义领袖,如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南宋时期的陈、陈峒、陈三枪等。除此以外,唐宋时期的陈姓名人还有本姓陈的唐代高僧玄奘、名将陈玄礼等。
    元有红巾军将领陈友谅;明有散曲家陈铎,爱国诗人陈子龙,文学家陈继儒,旅行家陈诚、陈忱;清代有旅行家陈恭尹、陈文述、陈维崧、陈沆、陈端生、陈澧,思想家陈建、陈献章、陈确,画家陈洪绶等。出将入相的则有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化成。领导农民起义的则有清末天地会的首领陈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青年将领陈玉成、陈得才。清代还有经学家陈奂、陈立、陈乔枞,文学家陈澧。
    近现代有民主革命家陈作新、陈天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陈延年、陈毅、陈赓、陈云以及早期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国民党高级将领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电影艺术家陈波儿。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密友陈友仁等。


作者:中华万家姓 (2007/1/30 18:07:55)   回复此贴
  回复:陈氏源流 第 1 楼

三、陈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人。陈胜年轻时靠给别人当长工为生,一次跟伙伴们在田间休息,他对伙伴们说:“如果我们之中有的人将来富贵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燕雀怎么能懂得鸿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被征去屯戍渔阳。当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连降暴雨使他们耽误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处斩。陈胜、吴广决定起义。他们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在一块白绸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把它塞在别人家捉的鱼的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来,发现了这块白绸上面的字,十分惊奇。到了半夜,吴广又悄悄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加又惊又怕。  陈胜、吴广见起义时机成熟了,于是杀掉带领他们的两个军官,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起义队伍发展迅速,并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接着陈胜派兵攻打赵、魏等地,并派主力进攻关中地区,但由于秦军优势兵力的反扑,陈胜兵败后被叛徒庄贾杀害。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谯周,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蜀汉后期,他被刘禅降为无级别的文书小吏——书佐。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又举他为孝廉,让他负责编修国史。他所著《三国志》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  传说陈寿将要编纂《三国志》的时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仪、丁兄弟的后人。陈寿非常傲慢地对他说:“如果你给我一千斛米,那么我就给你的父辈们写一个非常好的传记。”那位刺史对他未加理睬,于是陈寿竟真的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以此事鄙薄其为人。不过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洁,记事详实,是研究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成为后世《三国演义》的蓝本。  3.醉眼丹青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诸暨枫桥人,明末著名画家。  陈洪绶幼年即喜爱画画,传说他五岁时,母亲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筛,他见舅舅家新粉刷的墙案,忍不住登案画起了关羽像。画中关羽一手捋须,一手执《春秋》,长八九尺,神采奕奕,吓得舅舅直叩头。陈洪绶10岁时,拜著名画家孙伙、蓝瑛为师。据周亮工《读画录》上说,陈洪绶少年时曾把杭州府学李公麟所书的七十二贤石刻拿回家来反复进行临摹,并拿摹本向蓝瑛征求意见。蓝瑛说很像了,他很高兴;再进行临摹后又问,蓝瑛说,不像了,他反而更高兴了。由此可见,陈洪绶自幼就领悟出摹古不能拟古,而要从学习前人成就中创造自己的风格来。  陈洪绶的习画兴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画。14岁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钱购买。15岁时他就应邀为人作寿图、寿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插图,均被名工木刻,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  陈洪绶虽然是明末杰出的画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轻时曾数次赴京应试而不中,不得已卖画积钱进入国子监,后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败,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权建立后,有位王姓朋友劝陈洪绶去应试,他在诗中写道:“二王莫劝我为官……一双醉眼看青山。”他对明王朝既留恋又绝望,终于落发为僧,死时55岁。

作者:tsccwjx (2007/1/30 18:10:41)   回复此贴
  回复:陈氏源流 第 2 楼

《陈氏顺宾公系下发通房家谱》网络续序
览国之鉴史,明历朝治乱;阅地方修志,知古今变迁;观宗族谱牒,考百代本源。吾陈氏先祖,上溯舜后胡公满始. 周武王封满于陈 遂以国为氏.其后子孙代渐繁衍.春秋时散居列国.秦汉后瓜绵天下 ,然史册列载,不乏圣贤。将相学士,文达武显,簪缨辈辈,功绩篇篇。后世引为荣耀,外族传为美谈。 承蒙祖德荫庇,子孙繁衍,陈姓遍布神州,瓜瓞绵绵。苦于老谱已历百载动难,早已成断简残篇。多少本宗不知所出,四下投书,寻根溯源。以便后世长幼有序,遵守有则,查阅有卷,世代不忘本源。 本应五零年七修续谱,因新中国刚刚解放,所有宗祠收归国有改做学校。后因极左横行,运动不断,族谱当作四旧横扫,宗族观念亦遭批判。纵有续谱凌云志,无人敢言。更何况百年繁衍,已达千支万户;百年变迁,族人分布于各个省市州县及大洋彼岸。续谱工程之浩繁,令人望洋兴叹。九四年,吾发通房精英:奉吾 景康等先生,适改革开放之机遇,顺合族修谱之夙愿。奔走呼号倡续谱,不计名利兼主编。为访千支万户,不辞辛劳;栉风沐雨,饱受饥寒。滴滴汗水洒千页,合房心血汇一篇。新谱续就,上可慰列祖列宗,下可交世代相传。一代族尊,名垂史册,承上启下,功德圆满。续谱撰之非易,嘱托陈氏后贤:无论江山代谢,无论世事变迁,姓不得改,族不能散,谱不得失,宗不能乱。定期续谱,切忌拖延。可视社会发展,族人迁徙频繁之现状,将续谱定期缩短,以免年代久远,族人分散,编撰困难。谨记,谨记!常念,常念!愿陈氏宗族兴盛永年。 我希望:尚有哪位贤才再续纂修陈氏总谱,要改老谱手抄之繁,所有家谱资料输入电脑,建立陈氏家谱网站图文並茂,制成网页,在网络上发布资源,陈氏家谱资源共享,全世界随时随地可查询编辑资源。需要谱碟的按计划再用激光排版,胶印成册。即令秦始皇再世焚书,亦不致失传。顺宾公系下发通房21代嗣孙:陈石桥续序2006.9

作者:tsccwjx (2007/1/30 18:11:10)   回复此贴
  回复 楼主:陈氏源流 第 3 楼

为什么不写上广东南天王:陈济棠啊!

作者:58.61.234.* (2007/5/6 16:54:23)   回复此贴
  回复:陈氏源流 第 4 楼

宋朝抗金护驾名臣陈戬
陈戬,字仲休,松溪县城关人。南宋抗金护驾名臣。宋元丰七年(1084)出生,大观三年(1109)进士。初任怀州司理时,对属县解送的一名被诬为“剧盗”的犯人认真复审,查出冤情,不畏权势,秉公断案。郡守赏识他精明的才干,把许多疑难大案都交给他办。后升巩州教授、国子博士兼诸王府记室等职。宦官童贯,任宣抚五路使,权势显赫,横行霸道,听说陈戬才能出众,多次召见,戬托病不去。靖康初(1126),金人攻陷汴京、劫徽、钦二帝北去,册立张邦昌为楚帝。张邦昌命左郎官李健,劝江淮荆浙制置转运使翁彦国归附。李健因陈戬是翁彦国甥婿,邀陈同行,陈戬却劝翁彦国写檄文,谴责张邦昌投金求荣的罪行。
     高宗即位,封陈戬为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升戬为监察御史,随驾巡视江浙各地。高宗召御前将军范琼同行,而范却驻兵南昌,观望不前。帝遣陈戬去催促,戬不带侍卫,单车前往范营。范琼故意在营前杀人剖腹恫吓。陈戬神色自若,对范晓谕大义和利害关系,促使范琼醒悟,接受了诏书。①高宗大喜,升他为太常寺少卿。后转任给事中,直言当时官吏庸懦贪赃,将领拥兵跋扈,谏官夸谈琐事,内侍权势渐盛,徭役赋税繁重等五失。奏请朝廷严申法纪,整肃吏治。高宗采纳他的建议,建“神武五军”抗金护驾,再升他为徽猷阁待制兼侍讲。
     绍兴元年(1131),高宗召见朝臣,询问“保民、弭盗、遏虏、生财”之计。陈戬奏道:“保民”必须减轻谣赋以奖励生产;“弭盗”必须以缉捕盗贼,维护治安为官吏考核准则;“遏虏”必须训练军队加强防御;“生财”必须崇尚节俭,充实内库。高宗采纳,当即撙节了隆祜太后的治葬费。同年陈戬以宝文阁待制,任处州知州,后改任明州知州。当时南方港口明州,遭受金兵抢掠残破不堪。陈戬到任后即巡视各地,安抚流亡,加强海防设施,改革弊政,迅速安定社会秩序。
     绍兴三年,陈戬回到福建任泉州知州,任内把泉州治理得井然有序,受到民众拥戴。后因体弱辞职返回建州,任武夷山冲祜观提举,绍兴十六年回乡,不久病故,终年六十三岁,朝廷封赠他为左通奉大夫,后人在湛卢山建“陈戬祠”纪念他。


---------------------------------------------------------------
陈赞阳


作者:222.244.46.* (2007/7/14 9:21:0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陈氏论坛  执行时间:832.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陈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