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陈氏宗谱第六卷陈氏将相名人

    中华陈氏网 2011年6月15日 原创


第六卷 陈氏将相名人

一、春 秋
陈完(前705—?),字敬仲,陈国厉公陈佗之子,侍宣公杵臼为大夫,与宣公太子陈御寇亲善。公元前672年,宣公杀御寇而立幼子陈款为太子。陈完惧祸及已,避难奔齐,被齐桓公任为工正,改陈为田氏,成为田氏之始祖。其后世为齐国卿相大夫,至九世田和篡齐称王,传七君至齐王建,于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所灭,历时166年。

二、战 国
陈轸(?—?),楚国大夫,外交游说家。秦惠王欲伐齐,患楚与从之,使张仪说楚绝齐,献商于之地六百里,秦女侍之。陈轸谏曰:“绝齐则楚孤,秦以孤国与六百里哉?齐秦合交两兵至矣!”楚王不听,遂绝齐,而秦不与地。楚王欲攻之,陈轸曰:“可”,乃攻焉,斩首八万。
陈婴(?—?),侍秦二世为东阳令史,陈胜起兵,杀县令,欲立陈婴为王。其母谏曰:“暴得大贵不祥,不如以兵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败则无人所指名也”。陈婴从之,以兵投项梁,为上柱国,后归汉,封堂邑侯。

三、西 汉
丞相陈平
陈平(公元前231—公元前162),字敬孚,乳名孺子,秦末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28里)户牖乡人。六出奇计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初封户牖侯,改封曲逆侯,谥“献侯”。身历四朝:汉惠帝时,任左丞相;吕后专权时,任右丞相;汉文帝时,以右丞相位让周勃,任左丞相;周勃罢相后,专任丞相。陈平既具谋国才华,又有谋身之术,功勋卓著,位高权重,为汉初一代名相。
(一)违俗成婚 志宰天下
陈平是陈胡公三十代孙,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31年)生于阳武户牖乡库上里。少时家贫,父母双亡,与兄长陈伯同居,共有田产三十亩。陈平不事生产,好读书,手不释卷,有过目成诵之能,心存大志,精研黄帝、老子之术,这是当时有识之士普遍追求的一种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兄长见他潜心好学,聪明过人,便遣使从师,让他游学在外,结交俊彦,情愿独自耕稼,勉力持家,不让陈平为家事分心。但兄妻袁氏见识短浅,很不高兴,又不敢违背丈夫的意愿。
陈平身材高大,仪容俊美,风度翩翩。有人问陈平:“你家里贫穷,你吃些什么,长得这样丰美?”陈平的嫂子平时就对陈平不劳而食气愤不过,这时便抢着回答说:“我叔有何美食,不过吃糠咽菜罢了!有叔如此,不如无有!”陈伯听到妻子如此说话,骂她离间兄弟,便将她逐出了家门。
陈平到了该成婚的年龄,高不成,低不就,富有的人家,谁愿把姑娘嫁给他这样不事生产的穷小子?贫家的女儿,他又不愿娶,因此一直耽搁着。同乡有一富翁,名叫张负。张负有个孙女,姿色美艳,曾经五次许婚,尚未过门成亲便已丧夫,人说她命占“白虎星”,是当时有名的克夫之妇,没有人再敢娶她,所以还守在娘家。陈平看中了这位张家的姑娘,想娶她为妻。
当时,乡里一家举办大丧事,陈平前去帮忙。陈平家贫,虽无厚礼相送,所能做的,不过是早去晚归,格外尽心尽力罢了。正巧张负也到丧家吊唁,发现陈平丰采出众,办事精勤,心知是个人才,非久居人下者。于是,待陈平回家时,张负就随到陈家看视。但见陈家地处鄙陋,房屋也颇破旧,但门外却有很多贵人长者的车辙印。张负回到家中,对他的儿子张仲说:“我想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闻言,愕然不解地说:“陈平家境贫寒,又不务生产,一县的人都笑他寒酸,为什么偏要把我的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穷光蛋呢?”张负含笑地说:“世上哪有像陈平这样内外兼美的人却会长久贫贱的吗?”于是,张负遣媒定约,又暗中送给陈平一大笔钱,让他作聘礼,备喜筵,指日完婚。陈平迎亲之日,张负训诫孙女说:“你嫁到陈家,要谨守妇道,切不可倚富压贫,侍兄如侍父,侍嫂如侍母。”
陈平娶妻后,张家常给资助,资财宽裕多了,与朋友交游来往也更为频繁广泛。从此,今非昔比,乡里人都另眼相看了。适逢社祭,乡民公推陈平为社宰。陈平认真从事,分肉特别公平均匀,他的刀法异常准确,一刀下去,应分多少,与理想相去不远。父老们赞叹说:“好一个陈平!不愧为社宰!”陈平却说:“当个社宰算什么?有朝一日我若得宰天下,犹如宰肉一般,公正无私呢!”由此可知陈平虽在贫贱时,却心存治国平天下的大志。
(二)漂流魏楚 终择良主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陈胜举兵反秦,并在河南陈州(今淮阳)称王。陈胜命周市攻取魏地,并立魏咎为魏王,在河南临济与秦军会战。陈平辞别兄长陈伯,与一伙青年同到临济投效魏王咎。魏王咎见他有能力,任命他当了太仆。陈平便想将胸中韬略和治理天下的大计全部献给魏王。无奈魏王不用陈平之计,陈平只好另谋高就。
陈平离开魏王不久,魏王就被秦将章邯所灭,连陈胜也在不久以后败亡。这期间,项家这一支起义军却有所发展,项羽攻城略地到了河上郡。陈平前往归附,并且追随项羽入关灭秦,而获赏赐爵邑为卿。
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违背“先入关中者王之”之约,分封诸将,自封为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而封刘邦为汉王。不久,刘邦在汉中起兵,北出故道,还定三秦,先平定关中,然后向东进军。此时,项羽所封的殷王反楚投汉,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要他招魏王在楚的旧部,由陈平率领,前去征讨。陈平用计降服了殷王,凯旋归来,项羽便拜陈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不料陈平刚平定殷地不久,刘邦便攻下了殷地,俘虏了殷王。殷王反复无常,见风使舵,又背楚投汉了。项羽闻讯大怒,他恼恨殷王,以致迁怒于陈平等灭殷的将领。
陈平料知项羽定会迁怒于己而遭诛戮,且知项羽刚愎自用,难成大业,便封还项羽所赠黄金和印绶,持剑遁逃,准备去投奔刘邦。陈平逃到黄河边,呼船渡河。船夫见陈平衣冠楚楚、丰仪魁伟,又是孤身一人,便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有珠玉在身,于是就想杀害他,以谋财货。陈平看出苗头,灵机一动,解脱衣服,帮船夫撑船。船夫发现陈平一无所有,才没有杀他,把一场危险,消除于无形之中。从这件小事可看出,陈平智算的确大过常人。
陈平终于逃到河南修武,并凭着魏无知的关系而进见汉王刘邦。当时,与陈平一起进见的有七个人,汉王赐给他们酒饭,饭后说:“吃完饭了,且去馆舍休息,以待后命。”陈平说:“我为要事而来,要说的话很重要,不能拖到明天。”汉王便与他交谈,很是投机,在很多事情上,两人的见解不谋而合。于是汉王问陈平:“你在楚营任何官职?”陈平回答:“做都尉。”汉王说:“我现在就任命你为都尉,而且再让你为参乘、典护军。”
汉王的命令一出,诸将哗然,都说汉王不公:“汉王偶然得到了个楚国的逃兵,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何德何能,又未曾立功,就与汉王同坐一辆车,而且还让他监护军中的资深将领,真是咄咄怪事!”古人乘车,御车人居中,尊者居左,另一人居右,谓之参乘。这参乘是最亲近者方能获得的美差,荣宠冠于他人。而且还要典护军,那就是军中人事任命的铨叙之职,监护军中的资深将领。陈平刚刚弃楚归汉,便得汉王如此礼遇,也难怪将吏们心怀不满。但汉王不管别人如何议论,仍然重用陈平。
后来,陈平随汉王东伐项羽,至彭城,被项羽击败,退驻荥阳。汉王又任命陈平为亚将,隶属于韩王信,驻军于河南广武。绛侯周勃与中大夫灌婴等跟随汉王起义的老将心中不平,便收集陈平罪状,向汉王进言,劝汉王不要盲目宠信陈平。他们说:“陈平虽然俊美伟丽,超凡脱俗,但那只是长相,内心未必有真才实学,可能只是个绣花枕头罢了!人们都说,陈平在家时,与嫂子私通;投魏,不为魏所容;后逃归于楚,又不合己意;最后,才跑到我们这里来,大王给他高官,还命他典护军。可他却接受诸将贿赂,送黄金多的,便给一个好职位,送黄金少的,就给一个不好的职位。陈平实在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请大王详察。”
汉王纵然相信陈平,听了这些话也有了三分疑惑。于是便责问陈平的推荐人魏无知。魏无知说:“我推荐的是陈平的才能,陛下您所问的却是陈平的品行,这两者是不同的。现在楚汉相争,正是用人之际,一个像尾生那样光会讲信义的君子与一个像孝已那样光会讲孝道的孝子,对我们争夺天下是没有什么大用处的。试问,君子、孝子能帮您打败项羽吗?我推荐陈平,是因为他有奇谋,如果好好驱遣运用,一定会有利于国家。至于他跟他的嫂子关系如何,受了别人多少金子,实在不必深究。”
汉王听了魏无知之言,觉得有道理,但转而一想,顾虑陈平对他的忠心靠不住,还是把陈平唤了进来责问:“你事魏不遂,事楚而去,今又追随我,难道不怕人们说你反复无常吗?”陈平回答说:“我离开魏王,是因为他不能采纳我的建议;我离开项羽,是因为他不相信别人;除了项家的人和他妻子的兄弟外,即使是超群的奇才,他也不肯重用;我投奔大王,是听说您能任用贤者。我逃离楚军,身无分文,不接受黄金,无以为资,如何展策?如果我的计划谋略确实可用,愿大王用之;倘若我的才能不足任用,大王所赐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陈平不免有点激动,以致把受金缴还,请求免除职务的话都说了出来。从陈平的话来看,陈平所受之金,乃汉王所赐,不是诸将的贿赂。因此,受贿之说,出于无稽,不免传闻失实。如果陈平的金物来路不明,那是陈平借汉王的荣宠以敛财,可以使汉军解体,汉王帐下,岂容贪污之臣存在哉!汉王听了陈平的辩解,疑虑顿消,不仅不加处分,还重赏了陈平,升任陈平为护军中尉,监护所有的将军。诸将至此,不敢复有攻讦,一场风波,始告平息,以后也都相处无争。
唯有盗嫂一事,关系暧味,陈平不便自辩,魏无知也未代为洗刷,迄今犹传为疑案。其实事属子虚,应该剖白,免致误传。当年,陈平居家时,叔嫂不和,邻里皆知,哪有私通之事?乃嫉贤妒能之辈造谣中伤而矣。
陈平两次出逃:一逃魏奔楚,二逃楚奔汉。三次择主:一择魏咎,二择项羽,三择刘邦。这显示了陈平具有大智慧和坚定的处世精神,这里面也包含有对自身能力、自我价值的高扬与肯定。
(三)能为国谋 六出奇计
汉王信任陈平,给了他重要的职位和很大的权力。陈平忠于汉王,发挥才气,运筹帷幄,奇计迭出,为汉王朝立下了震古铄今的殊勋。
古往今来,只要人们说到陈平,都喜欢说他“六出奇计”,指的是:反间计、以恶草具进楚使、夜出女子解荥阳围、蹑帝足封齐王信、伪游云梦擒韩信、献美女图解白登围。《史记》、《汉书》对此六计都有记载,惟又总括一句:“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1、反间计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被围于荥阳,楚军断汉军粮道,汉军既无粮草,又无援兵,处境十分艰难。汉王深为军事前途忧虑,请求割让荥阳以西的地盘与楚求和,项羽不肯答应,汉王更加恐惧,遂召陈平商议破敌事宜。这一番有分教:“六出奇计缘此始,七旬亚父命该终。”
汉王问陈平:“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对楚汉相争优胜劣败的局势观察得很清楚,因汉王一问而讲出一番项羽必败,汉王必胜的道理来。陈平回答:“项羽为人恭谨爱人,士之廉洁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赏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之廉洁好礼者不来,然而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顿贪利者亦多归之。大王若能去其两短,集两长,天下指麾可定矣!大王所虑,无非为着项羽,臣知项羽麾下不过范增(项羽尊范增为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等数人,算是项羽忠臣。大王若能捐弃巨金,贿通楚人,流言反间,使他自相猜疑,然后乘隙进攻,破楚不难了。”汉王闻言,高兴地说:“金银何足顾惜,只要能拆除敌焰,便足以安心。”即命拨出四万金交付陈平,由他自由支配,不加过问。
陈平派兵卒怀金出城,混入楚营,贿赂将士,散布流言。一时楚营流言四起,无非说钟离昧等将领为楚霸王带兵多年,出生入死,功劳至巨,如今却不能裂土封王,所以心存怨望,要联汉灭楚等等。项羽本无谋略,又无主见,加上平素性好猜忌,竟将流言信以为真,把钟离昧等人视作贰臣,无形中削弱了自己的势力,项羽的领导核心受到极大的影响。
2、以恶草具进楚使
陈平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君臣关系,那真是极妙的手法,令人拍案叫绝。这条奇计,与反间计是连在一起的。项羽听了流言,怀疑范增等人心存异志,便派使者到汉军中探听虚实。不料,又落入陈平的圈套之中。
陈平知道楚使要来,命人准备了最丰盛的酒席(太牢具)。待楚使一到,就请入席。楚使刚坐下,陈平问楚使:“是亚父派来的吗?”对方当然以“不是”为答。陈平故作异常惊讶地说:“搞错了!我还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王的使者。”接着,命人撤掉丰盛的酒宴,另以粗劣的馔食(恶草具)招待楚使。
楚使回营,如实向项羽报告,项羽果然开始猜忌亚父范增,将流言信以为真。范增哪里得知,一心要为项羽灭汉争天下。他见项羽为了议和,把攻城之事宽懈下去而暗自着急,因此入见项羽,请督励将士速攻荥阳。项羽心疑范增,默默无言,不予理采。范增接着又说:“古人有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从前鸿门宴时,臣劝大王速杀刘邦,大王不从臣言,乃致养痈贻患。时至今日,天赐良机,又将他困住荥阳,若再逃脱,犹如纵虎归山,一旦卷土重来,必不可敌,臣恐我不逼人,人且逼我,悔之晚矣!”项羽闻言,怒气冲天地说:“你要我速攻荥阳,只恐荥阳未必攻下,我的性命就被你送掉了!”范增闻言,万念俱灰,知道项羽怀疑他,便大声地说:“天下大局已定,愿大王好自为之,勿坠他人狡计,臣已衰老,原宜引退,乞赐骸骨归葬乡里便了!”
范增回到本营,将历阳侯印绶遣人送还项羽,即日起程东归,心中忧愤,还未走到彭城,背部毒疮发作而死,时年75岁。范增死后,项羽才知中计,但悔之晚矣。
3、夜出女子解荥阳围
范增虽死,项羽攻城兵势未减,韩信援兵迟迟未到,荥阳朝不保夕。汉王焦灼异常,召陈平商议对策。陈平又献奇计,对汉王说:“大王困守孤城已有数月,现敌强我弱,城内兵少粮空,定难久守。为今之计,不如先让大王出荥阳城,入关收集兵众,留别的将领死守荥阳,然后徐图发展。但楚军四面围困,毫无隙路,须一勇士代大王诳楚,佯称大王出城投降,好让楚军无备,然后大王乘间出围,方保无虑。”汉王赞同陈平的计谋,并立即召集诸将商议,寻求勇士。其中纪信将军情愿粉身碎骨,代替汉王诳楚。陈平感慨地说:“纪将军肯替大王而死,可钦可敬,但还须添设一计,方保无虞。”汉王问有何良策?陈平与汉王附耳数语,汉王拍手称妙。遂命陈平写了降书,遣使出城,往谒项羽。
项羽看了汉王的降书,大喜,便问汉使:“汝主何时出降?”汉使回答:“今夜便当出降了。”项羽要汉使复告汉王不得误约,否则明日屠城。
时至黄昏,未见城中动静,转眼已过夜半,方见东门大开,尚见妇女鱼贯而出,络泽不绝,一时传为奇观。甚至西、南、北三方的楚兵楚将都趋至东门观看汉王出降。陈平乘机与夏侯婴、樊哙等诸将,保护汉王从西门冲了出去。只留御史大夫周苛、裨将枞公、前魏王豹等将留守荥阳。
待数千名妇女慢慢走出,天色已近拂晓,城中始有兵队继出,还执着旌旗羽葆,徐徐行动。无非是拖延时间,让汉王走远。好一歇,方出来一乘龙车,车中端坐一位王者,前遮后拥,面目模糊难辩。楚兵将都以为是汉王出降,都为楚霸王欢喜,齐声高呼万岁,喧声如雷。待至龙车推到楚营,项羽方知受骗,命令军事烧毁龙车。纪信在车中忍痛端坐,任他燃烧,霎时皮焦骨烂,一道忠魂飞往九霄云外。
项羽督兵进入荥阳城,不料城门已闭,城上又列满守兵。城中兵粮虽少,却靠着周苛等将誓死固守,振作士气,终于击退楚军的多次进攻。
汉王依陈平之计,逃出荥阳,西奔成皋,向关中征兵,率部向宛洛进发。项羽闻报,恐汉王复袭彭城,便移兵拦阻。于是,荥阳之围自解,成皋也不致吃紧。
4、蹑帝足封齐王信
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汉王处于特别困难的境地。而淮阴侯韩信在齐地却取得了重大胜利。韩信自恃功高,自立为代理齐王,并且派人送书通知汉王。书中大意是说齐人多伪,反复无常,且南境近楚,难免复叛,请暂许他为假王,方期镇定等语。汉王当时困守广武,见了使者送交的来书,破口便骂:“吾困于此,日夜盼他来助我,他却要自立为王!”
陈平知韩信是举足轻重的人,他倾斜到哪一边,哪一边就会取得胜利。于是陈平急忙踩了汉王的脚一下,对他附耳低语:“我们现在处于逆境,怎能阻止韩信自立为王呢?不如顺水推舟,以礼相待,使他自为守备。否则,我怕祸害马上就来呢!”汉王马上反应过来,改口骂道:“大丈夫能平定诸侯,就该当个真王,要假王干什么?”说罢,命厚待来使,派张良赴齐,立韩信为齐王,并命韩信攻打楚军。
当时,韩信确实举足轻重。汉王用陈平之计,封韩信为齐王,并且厚待他,这为楚汉之争在汉王方面加上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在韩信的猛烈打击下,楚军不能支持,项羽逼迫与汉王议和,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属楚,西属汉。项羽把原来俘虏而软禁于军中的汉王的家属送还汉王,引兵东归。
汉王也打算引兵西归,但陈平力主拜韩信为将,领兵追击。陈平说:“汉王已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楚国兵疲粮尽,正是灭楚之时,急追勿失!”汉王依其计,终于与韩信合力讨伐,以十面埋伏之计,围困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项羽战败潜逃,自杀于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乌江浦)。
项羽死后,楚汉之争结束,天下一统,汉朝成立。陈平等群臣在定陶拥立汉王刘邦称帝,史称汉高祖。高祖封赏功臣,封陈平为户牖侯,食邑一千户,世世不绝。
5、伪游云梦擒韩信
楚汉之争结束后,刘邦称帝为汉高祖。高祖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并夺其兵权。但高祖总觉得韩信尾大不掉,是心腹之患,欲寻机除掉。韩信也有两件处理不当的事,引起高祖生疑:一是收留楚将钟离昧,二是为母亲迁坟,大兴土木。
韩信收留钟离昧,高祖本已生疑不满,而为母迁坟,偏又被人告发,说他有意向皇上示威。高祖借机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征求周勃、樊哙等诸将的意见,诸将都说:“亟发兵坑竖子耳!”可是对韩信用兵,高祖是胆怯的,他曾经说过:“连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他曾和韩信论兵,问韩信:“我能将多少兵?”韩信说:“不过十万。”又问韩信能将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事实上确如此,韩信率少数杂色部队与敌人作战,从未打过败仗,平定齐地,战败项羽,便是实例。而高祖除了武关之役用张良计而得胜外,都是吃败仗。所以诸将对韩信主战,高祖默然不答。良久,召陈平商议。
高祖在灭楚称帝后的态度显然不同,他的自尊心强烈地增加。韩信本无反状,而诸将迎合高祖之意,对韩信主战,企图发动胜负不可知的大战争。所以,陈平的建议十分小心谨慎。陈平先问高祖:“有人告发韩信谋反的消息有没有泄漏?韩信知道没有?”高祖答称:“都没有。”陈平又问:“陛下的士卒能否胜过楚兵?”高祖回答说:“不能。”陈平再问:“陛下如欲用兵,必须遣将,诸将中有能及韩信否?”高祖回答说:“无人能及。”陈平接着说:“今兵不能胜楚,将又不及韩信,而举兵击之,促成战事,等于自取其败,唯恐韩信不反也反了,窃为陛下危之。”高祖无可奈何地说:“这却如何是好!”
陈平忠于高祖,为高祖又献奇计,不伤一兵一卒而轻解韩信的楚王爵位,只需几个武夫便把韩信擒住,不但解除高祖的心腹之患,还消弭了一场胜负难分的大战争。
陈平献计于高祖:“古时天子巡狩天下,必大会诸侯。臣闻南方有一云梦泽(在今湖北境内的一个大湖),向称名胜。陛下佯称出游云梦泽,遍召诸侯会集陈州(古陈国都城,今河南淮阳),而且陈州又在楚国境内,韩信如有反心,则必不来迎,如来迎,只需几个武夫便将韩信就擒,这岂不是唾手可得么?”高祖拍手称妙,依计而行。
韩信对高祖巡狩,心里所不能释然的是他窝藏了钟离昧一事,他因为没有反心,并不提防高祖会拿他问罪。所以,他斩了钟离昧,提头去陈州迎接高祖。不料,高祖已经预伏武士,韩信一到就被中计就擒。韩信含恨大叫:“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杀!”高祖愤怒地说:“你反象已明,喊也无用!”
高祖将韩信押回洛阳,欲处以死刑。陈平知韩信并无反状,欲救韩信性命,便授计于大夫田肯,以巧言让高祖知道韩信功多过少,未曾明露反状,若处死刑,必滋众议。因此,高祖决意赦免,降封韩信为淮阴侯。
6、献美女图解白登围
长城以北的匈奴,是夏后氏之后的游牧民族,善骑射,能征贯战,屡侵中原。经李牧守代之战与秦将蒙恬北征之役,两次都遭受重大损失,而远徙朔方,不敢南下侵边。及秦已衰灭,继之楚汉相争,中原大乱,先后十多年,无暇顾及塞外。而匈奴在此期间,经冒顿(音墨特)单于(匈奴的国王称单于)的治理,国力逐浙强大。冒顿桀黠多智,英勇善战,兵强将广,拥有精锐胡骑四十多万称霸北方。他先后东灭东胡国,西逐大月氏国。南破楼烦白羊,乘胜席卷,把蒙恬略定的散地悉数夺还,兵锋直达燕、代两郊。
直至高祖灭楚以后,方议整顿边防,命韩王信移镇太原,控御匈奴。韩王信引兵北徙太原,后又移都马邑(今山西朔县)。不久,冒顿率四十万胡骑蜂拥南下,围攻马邑。韩王信无力抵抗,判汉降敌。冒顿令韩王信为向导,南逾勾注山,直攻太原。同时,韩王信的部将曼丘臣、王黄二人,拥立赵利为赵王,亦起兵反汉,北方边疆形势大恶。
汉王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十月中旬,警报雪片似飞入关中,朝野震惊。高祖下诏御驾北征,率三十二万兵马,冒寒出师,陈平也随军前往。
高祖御驾北征,正值冬季,南方黄河流域和徐淮间的部队不耐严寒,所以行动不便,这是汉军吃亏之处。其次,汉军以步兵为主,匈奴兵以骑兵为主,在机动速度与冲击方面,汉军都不如匈奴兵。再次,汉军只有三十二万,而匈奴兵则有四十多万,汉军比匈奴军少十多万。况且,两军统帅相比,差距更大:汉军的统帅是汉高祖,高祖用兵从未打过胜仗,而且在灭楚以后,又轻易解除韩信的兵权,不免有些骄矜。高祖与韩信论兵时,韩信断言:高祖将兵不过十万。这次高祖指挥三十二万的军队与强敌作战,实难胜任。而对方的统帅冒顿单于,是一个足智多谋,能征贯战,攻必取,战必胜的用兵能手。他采用诱敌深入,设伏围歼之计,佯示赢弱,暗伏精锐,与汉军交战,佯败而北。高祖果然中计,统帅全军人马乘胜追击,长驱直入,骑兵还能跟随,步兵追赶不上,大半剩落于后,至平城,汉军尚未全至。突闻一声胡哨,尘头四起,匈奴兵控骑而至,环集如蚁,将高祖围困于平城东北角的白登山。汉军被围困七日七夜,内外不得相通,又无食可吃,无水可喝,饥寒交迫,冻饿而死者无数,军心惶恐,形势十分危殆。
高祖在朝不保夕、生死未卜之际,问计于陈平。于是,陈平又献上一条救命的奇计。陈平收集军中所有珍奇之物,令画工画了一幅美女图,派一有胆识、有口才之人,怀带珠宝和美女图,出使冒顿兵营,拜见阏氏(匈奴的王后称阏氏,音烟支)。
原来,冒顿单于对阏氏十分宠爱,常带在身边形影不离。冒顿驻营白登山下,常与阏氏并马出入指挥军士,恰被陈平在山上多次看见。陈平断定,阏氏在冒顿心中的地位极高,权力也不亚于冒顿,必有心腹之人供役,处理军中事务不必尽与冒顿说明,只要阏氏差遣,部下皆惟命是从。陈平还利用女人具有妒忌之性的特点和男人怕吹枕头风的通病,所以在阏氏身上用计。
汉使进入冒顿兵营,可巧冒顿酒后鼾睡于胡床。阏氏闻报,出帐召见汉使,汉使奉送珠宝和美女图,对阏氏说:“我汉朝有一美女,长得一如图画,天下无双。今我主被困,愿献此女,以求解围,罢兵修好。但美女不在军中,先把图形呈上,现已派人迎取,献给单于,单于必定宠爱,唯恐有夺阏氏恩爱,则阏氏日益疏远。如果阏氏能设法解围,网开一面,我主当然就不献美女,而多送珠宝呢。”阏氏说:“知道了。”便将美女图交还汉使,派人送出兵营。
陈平用厚礼贿赂阏氏,把美女图献给单于。阏氏既贪汉之厚礼,又怕自己失宠,便极力怂恿冒顿网开一面。于是,阏氏急忙唤醒冒顿说:“刚才军中传来消息,说是汉朝尽起倾国之兵前来救主,不日即到了!”冒顿惊疑地说:“有这等事么?”阏氏又说:“两主不应相困,今汉帝被困于此,汉人怎肯罢休?自然拼命来救。即使打败汉人,取得汉地,也恐汉人不服,而不能久居,倘若有失,便不得共享安乐了!”说至此,便施展女人的惯技,泪如雨下,泣不成声。阏氏含泪又说:“汉帝被困七日,军中并不惊扰,想是有神灵相助,虽危亦安。单于何必逆天行事,不如放他出围,罢兵修好,免生战祸,望单于三思而行。”
冒顿被阏氏之说而动心,又因韩王信、曼丘臣、王黄、赵利等相约会师,到期不至,冒顿怀疑他们与汉相通,于是解围一角,纵放汉兵。高祖急令众兵下山,陈平阻止说:“且慢!虽有走路,也不可不防,须令弓弩手夹护陛下,视敌进止,方可下山。”又对太仆夏侯婴说:“宁缓勿速,速即有祸!”于是,汉兵列左右两行,形似甬道,都持弓搭箭,扣弦满引,以向匈奴兵而护高祖,汉兵徐徐出围,幸得脱险。
高祖下令班师回京,南行至曲逆县,登城见城中房屋建筑高大。高祖赞叹说:“好壮观的县城啊!我走遍天下,发现只有洛阳和这曲逆而已!”于是便问御史:“曲逆共有多少户口?”御史回答:“秦始皇时有三万户,后来由于战乱,许多人都逃亡在外,现存五千余户。”高祖为表彰陈平之功,马上命御史改封陈平为曲逆侯,享用封邑的全部赋税。汉初县侯尽食一县赋税的,只有陈平一人。
陈平六出奇计,六次增封,天下知名,传颂至今。
(四)谋身有术 平步青云
陈平不但善谋国事,也善谋身。他会作人,心思细密,因而始终未受大的挫折。
高祖灭楚称帝后,大封功臣,陈平被封为户牖侯。他推辞说:“这不是我的功劳。”高祖说:“我用先生您的计谋,克敌制胜,这不是功劳是什么?”陈平说:“倘若当初没有魏无知,我怎么能有今天呢?”高祖赞叹说:“您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不忘本的人了!”于是,厚赏魏无知。
而最能表现陈平谋身之术的,则是以下几件事。
1、关于樊哙的事
高祖十三年(公元前195年),高祖病危。有人说舞阳侯樊哙结党于吕氏,欲诛杀赵王如意和戚夫人,高祖大怒。当时樊哙正率兵讨伐燕王卢绾,高祖下令:“陈平快用驿传马车载周勃到前线代替樊哙将兵,陈平一去,马上斩下樊哙的头!”
陈平、周勃二人在途中计议说:“樊哙是高祖故人,建有大功。另外,他还是吕后的妹妹吕媭的丈夫,有亲且贵。高祖要杀他,不过是一时发火,万一高祖后悔起来,怎么办?不如我们把他装入囚车送给高祖,让高祖自己去斩吧!”于是便将樊哙擒获,押往长安。还没等陈平他们到京师,高祖就去世了。陈平害怕吕后和吕媭生自己的气,就驾车先行回朝,路上遇到使者命令陈平与灌婴屯驻于荥阳。陈平接受诏令,但立即又快速驰入宫中,在高祖灵前哭泣,十分动情,并乘机在灵前奏事,说明情况。吕太后悲伤地说:“您很辛苦,还是先回去休息吧!”陈平却坚持宿卫宫中,他担心的是自己一离开,马上会有人说坏话。太后见陈平一片真诚,便任命他为郎中令,还让他辅佐教导汉惠帝刘盈。从此之后,吕媭再也没有机会和心思进谗言了。樊哙也被赦免,并且恢复了爵邑。
2、关于诸吕封王、交结周勃与诛吕安刘的事
孝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因相国曹参已去世,朝廷分置左右丞相,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曲逆侯陈平为左丞相,当时以右为上、左为下。孝惠帝死后,吕太后专权,欲封诸吕为王。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而陈平则表示同意。因为陈平审时度势,不能以硬碰硬,须以柔克刚。王陵对陈平不满,责备陈平。陈平说:“您不要发火。说实话,面折廷争,我确实比不上您;但说到保全社稷,安汉扶刘,您恐怕就比不上我了。”王陵悻悻自去。吕后不满王陵所为,于是,用调任官职的做法夺去了王陵右丞相之位,升任陈平为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
审食其得宠于吕后,倚势弄权。陈平便不治事,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以掩吕氏耳目。吕媭对陈平谋执樊哙一事,始终不满,多次对吕后说:“陈平任右丞相,根本不称职,只会饮醇酒,戏妇人。”陈平听到这说法后,更甚于前。吕后得知陈平的所作所为,暗中欢喜不尽,竟把吕媭与陈平都叫来,当面说:“俗话说,儿妇人口不可用(小孩和女子的话不能听),不过要看您对我如何罢了,您不要怕吕媭的谗言。”
陈平表面上应付吕后,言听计从,实际上在心中常暗思诛吕安刘之计。大中大夫陆贾对陈平说:“天下安,得意相;天下危,得意将。”劝他结交周勃。陈平依从陆贾之计,先是以500金为周勃祝贺寿诞,后又备办酒肴与周勃共饮,输心相交,周勃也如此回报。
等到吕后死,诸吕欲为乱,陈平便与太尉周勃合谋,终于诸杀诸吕,迎立代王刘恒即位,代王是刘邦第五子,就是后来与民休息的汉文帝。
3、关于相位的予夺
汉文帝即位,陈平请求病免,其实是想让位与周勃。他对文帝说:“高祖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这次诛灭诸吕,复安社稷,我的功劳就远不如周勃了。我请求把右丞相之位让给周勃。”当时,审食其已经免相。文帝便听陈平之言,令周勃为右丞相,而令陈平为左丞相,居第二位。
过了不久,汉文帝在朝会时问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年判决的讼案有多少件?”周勃谢罪说:“臣实不知。”又问:“天下一年金钱与谷物的收支各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紧张惭愧,使得他汗流浃背。
汉文帝用同样的问题问陈平,陈平回答说:“这些事都有主管的官吏。”汉文帝问:“主管官吏是谁?”陈平说:“诉讼决狱的事有廷尉,钱粮收支的事有治粟内史。”汉文帝又问:“各种事都有主管,那么,你主管什么?”陈平回答说:“臣主管官吏。陛下重用我为丞相,丞相对上辅佐天子,顺四时,理阴阳;对下则化育万物,使各得其宜;对外镇抚四夷,统辖诸侯;对内则应使百姓归附,使卿大夫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汉文帝听后,连连称善。周勃愈加惭愧,散朝后便责备陈平,怪他不早教自己。陈平笑着说:“您任丞相,难道不知自己的职责吗?如果皇上问您长安城中共有多少个盗贼,您也想勉强回答吗?”周勃知道自己的才能远不如陈平,于是请求病免,汉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陈平便得专任丞相之职。
汉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62年),陈平病逝,享年七十岁,与妻张氏合葬于曲逆县羊角山,子山午向。汉文帝闻讣,厚给赙仪,赐谥献侯,令陈平长子陈贾袭封,世世不绝。
(五)名家评说
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汉•司马迁《史记》
陈汤(?—?),字子公,西汉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少年时,勤奋读书,博文广通,文章出众,因家贫,曾常向人借贷。后来西行至京都长安求得太官献食丞一职。汉元帝初元二年(前47),元帝诏纳茂才,富平侯张勃举荐陈汤为郎官。陈汤因等待迁官,父死未奔丧。司隶校尉上奏“陈汤无德行”被抓去坐牢。张勃“荐才不实”而被削减二百户封地。因陈汤为人沉勇大智,多谋善策,又重被荐为郎官,直至升迁西域副校尉。匈奴作乱,杀汉朝使者,西走康居国。陈汤在与都护甘延寿出使西域时,献讨平匈奴之奇计,甘延寿执意须奏数千里之外的朝廷批准后方行。陈汤怒斥道:“大策谋非凡人所能预见,这千载难逢之功,一朝可成之计,奏上朝廷,一定不会批准。”甘延寿仍固持己见。陈汤乘甘延寿称病之机,独自伪造诏令,宣发于城廓诸国兵营。甘延寿闻知,惊起,制止。陈汤大怒,迫使其服从,共率汉、胡精兵四万,恩威并用,打败郅支单于(匈奴国王)与康居国联军后,直攻入王宫,斩了阏氏(皇后)、太子、王臣等1518人,俘145人,招降千余人,被分配给随陈汤征战的15个国王做奴隶。匈奴呼韩邪单于闻郅支单于被诛,入朝臣服于汉,愿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赐之,单于称谢而归。汉元帝论功行赏,封陈汤为关内侯、射声校尉;甘延寿为义成侯、长水校尉。食邑各三百户,赐黄金百斤。
陈咸(?—?),字子康,西汉沛郡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汉元帝时,任御史中丞;汉成帝时,累任北海,南阳太守。
陈遵(?—?),字孟公,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初任京兆史、郁夷令。王莽当政时,任校尉、河南太守。

四、东 汉
陈宠(?—104),字昭公,东汉沛国(今安徽灵壁南)人。法律世家,精儒家经籍。历任尚书、廷尉等职。主张“严明”之后,“济之以宽”。著《辞讼比》、《决事都目》,均颁行。
陈翔(?—158),字子麟,东汉邵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人,历任议郎、定襄太守、扬州剌史、御史中丞。以孝义闻名,德高望重,居“江南八贤”之首。
陈实(104—187),字仲弓,颍川(今河南长葛县古桥镇陈故村)人。少时爱读书,曾入太学深造。初为县吏,继任郡督邮、郡西门亭长、郡府功曹,汉桓帝元嘉元年(151)辟为司空府掾属,后任闻喜长、太丘(今河南永城)长,汉桓帝永寿四年(158)复任司空府掾属。延熹九年(166),遭“党锢”之祸,被囚一年,遇赦得免,被大将军窦武辟为大将军府掾属,谋诛宦官。不久,窦武反被宦官所杀,第二次党锢之祸又遭株连,陈实幸免于难,弃官隐居家乡紫荆山下张史保村,耕读自娱,以终余年。党锢解禁后,大将军何进辅政,引用天下名士,征陈实为参军,陈实不就;朝中三公之位一有空缺,朝廷就有多位大臣联名举荐,陈实总是婉言拒绝。陈实居乡里,平心率物,德冠当时,为远近之宗师。陈实84岁辞世,朝廷官员及各地百姓为他吊孝者达三万多人。葬于陈故村的“陈实墓”至今尚存,祭祀的香火不绝。1992年5月,世界陈氏宗亲联宜总会派陈延寿为代表。回到长葛寻根谒祖,瞻拜陈实墓时表示:“要加强宗亲联宜,增进民族团结,以振兴中华”。
陈纪(128—199),字元方,陈实之长子。性极孝友,德高望重,与父和弟陈谌齐名,时号“三君”,曾作为封建道德之典范而图像百城。历任太仆、尚书、五官中郎将、侍中、司徒、尚书令;董卓辅政时,出为平原相,后拜大鸿胪寺卿。
陈谌(?—?),字季方,陈实之四子,与父兄齐名,时号“三君”,官至司空掾。因性极孝友,居丧过哀,呕血身亡,英年早逝。
陈球(118—179),字伯真,东汉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善律令,顺帝时为繁阳令,桓帝时为零陵(今湖南永州)太守。
陈蕃(?—217),字仲举,东汉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人。桓帝时任太尉,灵帝时任大傅。
陈琳(?—217),字孔璋,东汉末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善文能诗,任何进主簿,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著《饮马长城窟行》等。
五、三 国
陈登(?—?),字元龙,三国下邳(今江苏淮宁西北)人。举孝廉,任典农校尉,因有功于曹操,加伏波将军。
陈群(?—236),字长文,陈纪之子,陈实之长孙。初为刘备别驾,后归曹操,曹操破吕布,辟陈群为司空掾,后为御史、丞相府参军,与司马懿等并为曹操帐下谋士。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封陈群为颍乡侯,徒为尚书令(相当于丞相),制“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各郡推选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政府按品选用为仕。黄初六年(225),魏文帝征伐孙权至广陵(今江苏扬州),使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录尚书事。文帝崩,陈群与曹真、司马懿奉遗诏辅佐魏明帝,进爵颍阴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迁司空,录尚书事。青龙四年(236)十二月癸已日卒,谥靖侯。
陈忠(?—?),字少文,号孝先,陈堪之子,陈实之孙。侍魏文帝、明帝,为青州剌史。
陈泰(?—260),字元伯(玄伯),陈群之长子。侍魏,青龙中(233—236),为散骑侍郎。正始中(240—248),为游击将军、并州剌史、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嘉平初(249),代郭淮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蜀大将军姜维率众寇逼诸郡,陈泰率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征讨,数战皆捷。吴大将孙峻侵淮、泗,以陈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率军征讨,孙峻又大败而逃。陈泰以功进爵颍阴侯,食邑二千六百户,并赐子弟一人亭侯、二人关内侯。
陈漾(?—?),字和伯,陈群次子。侍魏为大司马,封列侯。
陈闰(?—?),字文清,陈忠之长子,侍魏为高原太守。
陈佐(?—?),陈忠之次子,侍魏为青州刺史。
六、西 晋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仕蜀为观阁令史、治书侍御史。著《诸葛亮集》24卷、《三国志》65卷。
陈元达(?—316),字长宏,西晋末人。本姓高,隐居至年四十,被汉王刘渊征为黄门郎,屡进忠言。刘聪继位,为廷尉。
陈准(?—?),字道基,晋惠帝元康五年(295),为中书令。永康元年(300),助赵王司马伦剪除贾后及其亲党,封海陵公。后助赵王诱杀淮南王司马允,徙为太尉、录尚书事,改封广陵公。
陈眕(?—?),字定用,陈准长子。初为凉州参军,晋惠帝永兴元年(304)为左卫将军。晋室南迁,为尚书,镇东将军、幽州剌史、都督幽平二州诸军事。
陈匡(?—?),字正之,陈准次子,元康年间(291—299)为东宫侍读,后拜龙图阁大学士。
陈达(?—?),字大仪,陈匡次子,陈实六世孙。侍晋为丞相掾、太子洗马。晋室南迁,出宰长城(今浙江长兴)令,悦其山水秀丽,遂家焉。尝谓所亲曰:“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矣”。其后十世孙陈霸先禅梁称帝,建立陈朝,子孙数十人封王,果有此应验也。
七、南 朝
陈庆之(484—539),字子云,南朝梁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初为梁武帝(萧衍)亲随,大通二年(528),他受命率七千人送魏北海无颢北还,经47战皆捷。后历任北衮州和南、北司二州剌史,假节,武威将军。
陈伯之(?—?),南朝梁睢陵(今江苏睢宁)人。有勇力,初为盗,后从军。齐末守江州(今江西九江),降萧衍。天监元年(502),叛梁奔魏,为平南将军、通直散骑常侍。
陈显达(428—499),南朝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时以军功由太守迁广州剌史。入齐,由平北将军、南兖州剌史、盖州剌史、迁侍中、太尉。永元元年(499),任江州剌史。
陈宝应(?—564),南朝陈晋安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世为闽中大姓。梁时随父陈羽典兵,自海道掠临安(今杭州)、永嘉等地,聚敛财货,官晋安太守。入陈,授闽州剌史,领会稽太守,后被陈文帝编为宗室。
陈暄(?—?),陈庆之之子。有文才,嗜酒落魄,不为中正所品。陈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后主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
八、隋
陈棱(?—?),字长威,隋庐江襄安(今安徽巢县)人。隋文帝时,任开府仪同三司。隋炀帝初,任骠骑将军、武贲中郎将。大业五年(609),与张镇周渡海入流球(今台湾省)。大业末,参与平杨玄感之叛乱,并镇压孟让等部起义军,升御卫将军。隋炀帝临危,胁众十余万西归,他率部留守江都。
九、唐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梓州(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唐代文学家。少时任侠嗜学,21岁入长安,光宅(685)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召见,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屡上疏谏兴大狱。后随武攸宜御契丹,屡陈机宜,被无故解职,之后又受武三思打击,圣元元年(698)归隐故里。射洪县令段简,受武三思指使,罗织罪名,将他害死。身前所撰诗文,主张“兴寄”、“风骨”,沉郁苍劲,均有重名,为唐诗革新之先驱、一代文宗。著《陈伯玉文集》,存诗120余首,文百余篇。
陈鸿(?—?),字大亮,唐贞元(785)进士,官主客郎中、尚书。太和时(827—835),尚在朝列。研史学,修《大统记》30卷,撰传奇《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等。
陈羽(753—?),唐江东人,贞元八年(792)进士,官东宫卫佐。著《全唐诗》,存其一卷。诗多怀古,注重文采,以近体为主。
陈希烈(?—758),唐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人。博览群书,尤精玄学。开元中,常在宫中讲《老子》、《周易》。累迁秘书少监,代张九龄判集贤院事。李林甫引其为宰相,杨国忠忌之,失相位。安禄山之乱,复为三伪相之一。
陈藏器(?—?),唐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开元中(713—741),为三原县尉。鉴于《新修本草》及前代的本草书籍遗漏药物甚多,乃总结民间用药经验,编成《本草拾遗》十卷,李时珍对其书有较高评价。
陈阔(824—890),字伯宣,号贞隐先生,福建泉州仙游人。有文史之才,志操古朴,不苟仕途。后游庐山,爱其风景秀丽,遂隐居于圣治峰。潜心注释《史记》行于世,朝廷累召不仕,诏拜著作郎。乾符四年(877)六月,柳彦章攻陷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为避战乱,举家迁德安,与陈旺的后人陈亢一家合族同居。不久,朝廷旌表为义门,陈阔因功被尊为义门陈氏光耀祖。
陈崇(843—907),字以礼,号克尊,陈阔之子。唐懿宗咸通四年(863)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宗人令、擢宗正卿、江州助教、江州长史、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荣归义门后,任家长,始立家法三十三条,垂示子孙,使义门陈氏十五世同居共炊,聚族3900余人,332年不分家,创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迹。
陈兼(678—759),字时达,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初任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县令、封丘县丞。天宝十二年(753)十月,应辟入京,为右补阙、翰林院大学士、赠秘书少监。
十、宋
陈抟(?—989),字图南,号扶摇子,宋初道士,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后唐长兴(930—933)时,举进士不第,居武当山、华山。后周(955—959)时,周世宗曾召问其术,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宋太宗(976—984)赐号希夷先生。云游四方,曾到四川乐至,亲手植藕于县城天池,花开并蒂,藕贯七心,为历代贡品,盛誉古今。著《先天图》、《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另著有《指玄篇》,言导养和还丹之术。
陈恕(946—1004),字仲言,北宋洪州(今江西南昌)人。太平兴国(976—978)进士,任大理评事、澧州通判。后迁工部郎中,知大名府。为御契丹入寇,诏令陈恕增滩城防。因取于民间器械难集,便擒境内豪强一人,召集众官到场,将其豪强佯以斩首,儆众官认真履职。官民目睹,皆恐而无敢延误,又令毫强带枷督责,仅数日便将城防工程完成。契丹寇兵退去,陈恕迁户部郎中、知代州、盐铁使。宋太宗器重陈恕政绩,特亲题殿柱“真盐铁陈恕”。又迁给事中、参知政事(丞相)。
陈省华(939—1006),南唐河北人,后周显德六年(959),任四川阆中西水尉,时年20岁,娶西水冯氏为妻,生三子:尧叟、尧佐、尧咨。后任四川济源县令,举家迁济源城西龙潭延庆寺附近定居,三子均在延庆寺读书。《宋史》载:“父(省华)授子经”,故将其籍贯称为四川。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进士及第,时年37岁。累官吏部员外郎、鸿胪少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月,与长子尧叟同时授赐绯袍。景德三年(1006)五月卒,享年68岁,赠太子少师,封秦国公。
陈尧叟(961—1017),字唐夫,陈省华长子。宋太宗端拱二年(989)状元,累官光禄寺丞、直史馆、广南西路转运使;景德中(1004—1006),迁枢密院事兼郡牧制置使;大中祥符五年(1012),与王钦若同为宰相。因有足疾,累请辞官。天禧元年(1017)卒,享年57岁。著有《清明录》20卷。
陈尧佐(963—1044),字希元,号知余子,世称颍川先生,陈省华次子。端拱二年(989)进士及第,累官开封府司录参军事、推官、潮州通判;两浙、京西、河东等路转运使。宋仁宗即位后,累迁翰林学士。天圣七年(1029),为枢密副使、宰相、太子太师。庆历四年(1044)卒,享年82岁。著有诗文集三十卷及《潮阳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
陈尧咨(970—1034),字嘉谟,陈省华三子。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进士第一,初为单州团练副使,后知光州,复为知制诰、知荆南府。改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后以龙图阁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永兴军,后拜武伶军节度使。最后徙知天雄军时,所居厅屋栋梁摧折,大星陨落在他的庭院里,离散为白气,不久便逝世。尧咨在兄弟中最为少文,但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小铜钱为箭把,一箭贯其中。
省华父子四人同朝贵显,时推盛族。省华父子去世后,宋真宗和宋仁宗赐葬于河南新郑市宰相陈村,并敕建“崇孝寺”,大学士殴阳修撰《陈公神道碑并序》珍藏于寺内。该村现有陈省华的后裔近千人,故称宰相陈村。
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北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十三岁著万言《皇纲论》,宋太宗雍熙二年(985)进士,时年24岁。累官兵部郎中,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曾奏请置谏官、择法吏、简格令、裁冗员、行公举。
陈执中(990—1059),字昭誉,北宋洪州(今江西南昌)人。以荫补官,上疏请立皇储,真宗擢为正言。宝元中(1038—1039),迁同知枢密院事,后出知青州。庆历三年(1043),沂州(今山东临沂)虎翼军卒,王伦乘机起义并向南进发,他奉命遣兵于采石矶讨平。次年,擢为参知政事,两度为相,政绩显赫。至和二年(1054)出判毫州,嘉祐四年(1059)卒。
陈希亮(?—?),幼孤,好学,年十六,欲外出求师,其兄要他去收钱息30万。他召集欠债户,焚债券而去就学。学业成归,又使兄子陈庸、陈谕去就学,叔侄三人同中天圣八年(1030)进士。希亮先后知长沙、宿州、滑廷州、越州,任寿春太守、大理评事、京东转运使;英宗即位(1064),迁太常少卿。
陈升之(1011—1079),原名旭,字旸叔,北宋建州(今福建建阳)人。宋仁宗景祐(1034—1038)进士,累迁知谏院,主张对转运使考课,即受命为磨勘转运使兼提点刑狱。嘉祐五年(1060),以台谏文章罢除枢密副使。熙宁二年(1069),支持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同领制置三司条例司。入相后,即请免条例司,与王安石不合,称疾辞位。后复枢密使,出判扬州。
陈襄(1017—1080),字述古,北宋福州(今福建闽侯)人。庆历(1041—1048)进士,累官侍御史、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曾奉命使辽。著《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古灵集》。
陈祥道(1053—1093),字用之,一字祐之。治平(1064—1067)进士,累官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馆阁校勘。著《礼书》150卷、《论语全解》,贯通经传,为时所重。
陈规(1072—1141),字元则,北宋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累官安陆令、知德安府,德安、复州、汉阳军镇抚使,知池州、沿江安抚使。宋徽宗靖康末年(1127),金兵入侵,陈规知顺昌府,恰遇抗金名将刘琦过境,陈规出迎,坐未定,传说金兵已入京城,即告刘琦城中有粟数万斛,勉同为死守计,登城分守四门,募士人为向导间谍。分置粗备,金兵已逼城。陈规是创造战争奇迹的人,他以顺昌弹丸之地抗金兀术10万围城大军,最后的结果竟是“斩获(金兵)无数,兀术宵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宋抗金战争的顺昌大捷。战后,陈规移知庐州兼淮西安抚使,既到任,不忘修城备战。著有《攻守方略》,今存《德安守城录》。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南宋洛阳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进士,历吏部侍郎。政和七年(1117),迁参知政事(副宰相)。
陈骙(1128)—1203),字叔进,一作叔晋,浙江临海人。绍兴时(1131—1162)进士,历试吏部侍郎、同知贡举兼侍讲。绍熙三年(1192),同知枢密院事。次年,参知政事(副宰相)。
陈康伯(1097—1165),字长卿,南宋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宣和(1119—1126)进士,累迁司勋郎中。时秦桧当国,他与秦桧太学有旧,绝不阿附。秦桧死后,召为使部侍郎,奏请节用宽民,平反秦桧所构冤狱甚多。绍兴二十七年(1157),为参知政事,后迁右相。三十一年(1161)进左相,拟建四策对付金人南侵。孝宗即位,兼枢密使,历判信州、绍兴府。隆兴二年(1164),金兵再侵淮,抱病再任左相兼枢密使。
陈俊卿(1113—1186),字应求,福建莆田人。绍兴(1131—1162)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兵部侍郎、都督府军事参赞、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右相兼枢密使。乾道五年(1169),进左相,抑幸臣曾觌、张说,次年罢相,出知福州,后判建康(南京)府,为政宽厚。
陈自强(?—?),字勉之,南宋福建闽侯人。淳熙(1174—1189)进士,初为太学录官,迁签书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泰三年(1203),进右相。后贬雷州,死于广州。
陈贵谊(1183—1234),字正甫,南宋福建福清人。庆元(1195—1200)进士,累迁太学博士、礼部侍郎、中书舍人。绍定五年(1232),同签书枢密院事。次年,进参知政事(副宰相)。端平初(1234),兼同知枢密院事。
陈自明(1190—1270),字良甫,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三世业医,家藏医书甚富,曾任建康(南京)府明医书院医谕。遍行东南各地访求医学文献,集各家之长,附以家传经验效方,辑成妇科《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传世。
陈宗礼(?—1271),字立之,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淳祐(1241—1252)进士,累官著作佐郎、殿中御史、礼部侍郎。咸淳六年(1270),为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副宰相)。
陈宜中(?—?),字与权,号六君子,南宋浙江永嘉人。在太学时,与黄镛等上书,论劾丁大全,号“六君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出仕后,附贾似道。后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向元乞和失败,即请迁都。元兵迫近,逃回乡。陆秀夫等在福建拥立赵餮为帝,召为左丞相。景炎二年(1277),形势危迫,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后逃暹国(今泰国)而亡。
陈文龙(1232—1277),初名子龙,字君贵,南宋兴化莆田(今属福建)人,陈俊卿之孙。咸淳四年(1268)状元,初官监察御史。襄阳陷,上疏极论其失,又请罢范文虎、忤似道,被劾罢。德祐元年(1275),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兼权知枢密院事,元军逼临安(今浙江杭州),遁归。端宗即位福州,复任参加政事。后知兴化军,发民兵守城,城陷被执,拒降元,械送临安,绝食而死,享年46岁。
陈韡(1179—1261),字子华,号抑斋,南宋福建闽侯人。开禧(1205——1207)进士,嘉定中(1208—1224),为京东河北斡官,调兵驻庐州,击败来犯金兵。绍定间(1228—1233),为福州路兵马铃辖兼招捕使,镇压平晏梦彪起义;后改知隆兴府兼知赣州、江西安抚使,镇压陈三枪起义。淳祐六年(1246),迁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湖南、福建安抚使。
陈著(1214—1297),字子微,号本堂,南宋浙江宁波人,宝祐(1253—1258)进士。知嵊县时,县多朝廷宗室亲贵,有司不得行政,其独特威仪,令行禁止。迁扬州通判时,嵊县百姓送至城固岭,因名“陈公岭”。后知台州、嘉兴府。宋亡,隐居四明山。著有《本堂集》。
十一、元
陈大举(?—1282),俗称陈吊眼,一作陈钓眼,福建漳州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陈大举与叔父陈桂龙反对元朝异族统治,据漳州起义,拥众数万,并与宋将张世杰合攻泉州,讨伐降元的宋臣蒲寿庚。元将完颜都率兵攻漳州高安砦,桂龙战死,陈大举继续率众抵抗元军。次年,陈大举战斗失利,退至千壁岭被俘。至元十五年(1282)春,在漳州慷慨就义。
陈友仁(?—1363),湖北沔阳人,友谅弟。友谅建汉称帝,他称五王。元至正二十年(1360),从友谅攻朱元璋至建康(南京)龙湾,战败逃归。二十三年(1363),从友谅攻南昌,未下。后参加鄱阳湖之战,被朱元璋战败身亡。
陈友定(?—1368),字安国,福建福清人。初为清流驿卒,因袭击红巾军立功,升至清流县尹。后败陈友谅军于汀州、建宁,升福建行省参知政事、平章,割据闽中八郡。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平定方国珍后南下,于次年在延平被明将汤和所俘,押至应天(南京)被杀。
陈伯将(?—?),江苏无锡人,元进士。累官河南参政、中书参知政事,至正十一年(1351)为行军司马参将。后卒于军中。著《误入桃源》。
陈德(?—1378),字至善,元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朱元璋起兵,首勇隶麾下,以万夫长从战有功,迁帐前都先锋,擢元帅。又从朱元璋灭吴,进佥大都督府事。洪武元年(1368),从徐达克汴梁(今河南开封),命署河南行省都督府事。征山西,大败元将护廊帖木儿。三年(1370),封临江侯。四年(1371)伐蜀,取成都。五年(1372)为左副将军,与冯胜征漠北,三战三捷。
十二、明
陈贤(?—1415),明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从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功显,授洪武卫百户、燕山右护卫指挥佥事。继随成祖朱棣起兵“靖难”,因其骁勇,迁都督佥事。永乐元年(1403),封荣昌伯。八年(1410),进神机将军。十三年(1415),从成祖北征卒。
陈瑄(1365—1433),字彦纯,安徽合肥人。以战功,历任四川都指挥使,右军都督佥事,封平江伯。
陈怀(?—1449),安徽合肥人,袭父职为真定副千户。积功累官至都指挥使、都督同知。宣德元年(1426),任宁夏总兵。率兵平定松蕃,进左都督,留镇四川。后松蕃诸郡复叛,究骄纵不法,召回下狱,宥死免官。正统二年(1437),复原职镇大同,征兀良哈有功,封平乡伯。
陈循(1385—1462),字德遵,号芳洲,安徽太和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洪熙元年(1425)进侍讲,宣德中擢侍讲学士,正统九年(1444)入阁典机务,迁户部右侍郎、尚书,景泰中晋华盖殿大学士。集古帝王行事,著《勤政要典》。
陈懋(1380—1463),字舜卿,号亨子,安徽寿县人,初以舍人从军,立功为指挥佥事。从燕王(成祖)起兵“靖难”,进右都督。永乐元年(1403),封宁阳伯。六年镇宁夏,屡从北征功显,进侯爵。仁宗即位,掌前府,卫京师。英宗即位,为平羌将军,镇甘肃。代宗立,加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
陈文(1408—1468),字安简,江西庐陵(今吉安)人。正统(1436—1449)进士,授编修、侍讲、云南右布政使,英宗即位为詹事。天顺七年(1463)进礼部侍郎,入阁典机务。成化元年(1465),进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陈祚(1382—1456),字永锡,号退庵,江苏苏州人。永乐进士,初为河南参议,疏言建都北京非便,忤帝旨,谪居均州佃户。宣德初(1426),策试擢为御史,巡抚福建,继出按江西。上疏劝宣宗勤讲圣学,被逮下狱,至英宗即位方释复官。再按湖广,寻改南京,迁福建按察使。秉性直言敢谏,累遭贬斥,而矢志不移,后以疾告归。
陈金(1446—1528),字汝砺,号西轩,湖北应城人。成化(1465—1487)进士,授婺源知县、南京御史。弘治初(1488),出按浙江,劾文武大臣19人。正德初(1506),以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镇压马平、洛客僮族起义,进左都御史。正德六年(1511),总制江西军务,镇压江西瑞州(今高安)陈福一、姚源洞、华林等农民起义,用兵贪残嗜杀,大肆剽掠。姚源洞义军首领王浩八,降而复起。遂为言官交章弹劾,被召还。十年再起,督两广军务、都察院事。世宗立,请老归。
陈山(?—?),字伯高,福建沙县人。洪武进士,初官教谕。永安九年(1411)升吏科给事中、东宫讲官,洪熙元年(1425)升左庶子,宣德二年(1427)晋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入阁。
陈经(1483—1550),字伯常,山东益都人。正德进士,任兵科给事中,弹劾钱宁、江彬余党,忠直敢言,多涉当道大臣。世宗时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旋升兵部尚书。因力陈不可收复河套,违内阁首辅意,辞官归。
陈以勤(1511—1586),字逸甫,号松谷,一号青居山人,四川南充人。嘉靖进士,由检讨充裕王讲官,进修撰、太子洗马、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穆宗即位(1567),进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机务。因恶党争,隆庆四年(1570),引疾辞官,居家十六年卒,著有《青居山房稿》。
陈新甲(?—1642),四川长寿人。万历举人,初为定州知州。崇祯元年(1628)入为刑部员外郎、郎中、宁前兵备佥事。七年(1635)入为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十一年(1638),受扬嗣昌荐,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协御清兵。十三年(1640),进兵部尚书。十五年(1642),崇祯帝密令他与清兵议和,因泄密,世论大哗,被杀。
陈演(?—1644),字发圣,号赞皇,四川井研人。天启(1621—1627)进士,崇祯时历官詹事、掌翰林院、直讲筵。十三年(1640),由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相。次年,晋礼部尚书。十六年(1643),代周延儒为首辅。十七年(1644),李自成克京师,与辅臣勋戚等多人同死。
陈永福(?—1644),河南总兵。崇祯十四年(1641)据守开封,抵御农民起义军围攻,其子陈德射中李自成左目。十六年(1643),与督师孙传庭会师,于郏县合击李自成,遭受惨败,退陕西。后为李自成招降,升为权将军,加封文水伯,与韩文俭同守太原。李自成退出北京,清军攻太原,力战、殉职。
陈奇瑜(?—1645),字玉铉,明末山西保德人。万历进士,崇祯五年(1632)任右佥都御史、延绥巡抚,镇压农民起义军甚力,名噪关陕。七年(1634),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进驰均州,调集诸将围击各路起义军。李自成等部起义军被迫退入汉中,困于车箱峡,遂诈降,陈奇瑜檄所过郡邑传送。被困义军即出栈道,连破宝鸡、凤翔、麟游,州县告急。各省巡抚、朝廷言官交章弹劾,被除职戌边。南明唐王立,召为东阁大学士,未赴,病死。
陈邦瞻(?—1623),字德远,江西高安人。万历进士,历官南京吏部郎中,浙江参政,福建、河南布政使,广西巡抚,两广总督,户、工二部侍郎。为官清正,好学博问,建淦阳书院,集诸生讲学。著有《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莲花山房集》、《荷华山房诗稿》等。
十三、清
陈锦(?—1652),字天章,辽宁锦州人。初为明大凌河都司,崇德间降清,隶汉军正蓝旗。顺治初(1644),自内院副理事官授登莱巡抚,专力镇压抗清义军。累官闽、浙总督。郑成功据福建沿海抗清,屡督师进攻,并败南明鲁王兵。郑成功克浦城、平和,他率兵赴援失败,被刺死。
陈之遴(1605—1666),字彦升,号素庵,浙江海宁人。崇祯进士,授编修、中允。顺治二年(1645)降清,授秘书院侍读学士,得多尔衮重用,历官礼部右侍郎、右都御史、户部尚书等职。
陈廷敬(1639—1712),初名敬,字子端,号说岩,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顺治(1644—1661)进士,授秘书院检讨。康熙元年(1662),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左都督史、工部尚书,兼纂修《大清一统治》、《明史》等书总裁官。后迁户、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善诗,著《午亭文编》等。
陈元龙(1652—1736),字广陵,浙江海宁人。康熙(1652—1722)进士,授编修,侍读学士。工书法,为康熙帝所赏识。累迁吏部侍郎、广西巡抚、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
陈大受(?—1751),字占咸,号可斋,湖南祁阳人。雍正(1723—1735)进士,选庶吉士。乾隆元年(1736)授编修,累迁吏部侍郎、安徽巡抚、江苏巡抚、直隶总督、两广总督,晚年协理粤海关。
陈世琯(1680—1758),字秉之,号莲宇,浙江海宁人。康熙(1662—1722)进士,授编修,迁侍读学士。雍正间(1723—1735),擢内阁学士、山东巡抚。疏言州县宜广设社仓,以通有无,济丰欠,得议行。乾隆时(1736—1795),历任仓场侍郎、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后因拟旨有误,被夺职,不久又复原官。
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雍正(1723—1735)进士,授检讨使。乾隆时,历任陕、湘、苏等省巡抚,两广、湖广总督。内迁累官兵、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外任官30余年,历12行省21衔职。任职期间,重农田水利,疏河道,兴教化,严吏治,政绩显著。后年老辞官,卒于归途。
陈瑸(1656—1781),字文焕,号眉川,广东海康人。康熙(1662—1722)进士,历任福建古田知县、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台湾厦门道等职。康熙五十三年(1714),任偏沅巡抚。不久,迁福建巡抚,摄闽浙总督。为政举大纲,不尚烦苛,曾加固整修广东雷州海堤。寿年125岁。
陈辉祖(?—1783),湖南祁阳人。乾隆二十年(1755),以祖荫生授户部员外郎,后迁郎中。历任陈州知州、安徽布政使、广西巡抚、河东河道总督、福建和浙江总督兼浙江巡抚等职。乾隆四十七年(1782),以弟严祖揑灾冒赈案株连,被降级留用。次年,以牟利营私,责令自尽。
陈大文(?—1815),字简亭,原藉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迁河南杞县。乾隆(1736—1795)进士,授吏部主事。历任南宁知府、江宁布政使。嘉庆初(1796),任广东、山东巡抚。六年(1801),迁直隶总督,旋置吏部侍郎、工部尚书。为官清正廉明,曾告发贪官污吏达数十人,且不徇属员。
陈修园(1753—1823),又名念祖,字良有,号慎修,清代医学家,福建长乐人。乾隆(1736—1795)举人,嘉庆中(1796—1820),官直隶威县知县,遇水灾、大疫,亲施方药救民。晚年归田,以医学授人,弟子甚众。著有《伤寒论浅注》、《时方妙用》、《医学三字经》等,普及医学知识。
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道光十年(1830),任福建水师提督。二十年(1840),任江南提督,在吴淞积极设防。二十二年(1842),英舰来犯,率部击伤英舰多艘,中排枪殉国。
陈承镕(1821—1856),清广西藤县人,原藉桂平,陈玉成之叔。参加金田起义,累迁羽林侍卫、伸后正侍卫、殿左三指挥。克武昌,为殿右二检点。建都天京(今南京)后,为副丞相,寻升天宫丞相。咸丰四年(1854),封兴国侯,改佐天侯,太平天国军政事务均由其传达。六年(1856),在杨韦事变中追随韦昌辉,被杀。
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一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在东京作《猛回头》、《警世钟》,宣传革命。三十一年(1905),参加筹组同盟会,拟定《革命方略》,为抗议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而在日本投海自杀。著有《陈天华集》。
陈宝箴(1831—1900),字右铭,举人出身,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历任浙江、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光绪二十一年(1895),出任湖南巡抚,与同僚们力行新政,大力兴办各种事业,为维新运动时地方督抚中推行新政最力者。戊戌政变中被革职,永不叙用。
陈玉成(1837—1862),原名丕成,广西藤县人,原藉桂平。初入拜上帝会,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咸丰三年(1853),任左四军正典圣粮(监军)。次年,克武昌,升指挥、检点,失利退江西。五年,再克武汉、战安徽,升冬官正丞相。后破江北、江南大营。七年会合捻军,战鄂、皖,封成天豫、正掌率,与李秀成等同主军政,获三河大捷,全歼李续宾湘军。九年,重占六安,封英王。同治元年(1862),突围至寿州(今寿县),被叛降的苗霖诱执,就义于河南延津。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福建闽侯人。同治进士,官至内阁学士、江西学政。以敢言著称,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时称“清流党魁”、“枢廷四谏官”。力主出兵收复光绪五年(1879)被沙俄侵占的伊犁九城,沙俄诱迫崇厚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他请诛崇厚、毁俄约。十年,疏请举义兵,援越抗法。宣统二年(1910)任资政院钦议员,三年授宣统帝溥仪,宣统帝退位后,以“帝傅”留官。1917年,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1932年,宣统帝在日本卵冀下充当“伪满”皇帝,他拒受伪职。
十四、中华民国
陈炯明(1878—1933),原名捷,字竞存,广东海丰人。秀才出身,曾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被选为广东谘议局议员。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宣统退位。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任广东副都督、都督。1915年,组织粤军参加护国运动,任总司令。后历任闽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广东军政府陆军部长。1922年6月,发动武装叛乱,背叛大总统孙中山。次年,被孙中山组织的革命军击败,退守东江。1925年,陈炯明所部被广东革命军消灭,后蛰居香港。
陈其美(1878年—1916),字英士,浙江吴兴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学日本警监校、东斌校时,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始,在上海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助于右任等办《民立报》,宣传革命。又加入上海青邦,并成为其大头目之一。1911年7月,同盟会总会在上海成立,当选为庶务部长。武昌起义后,联络上海的商团、青邦分子、清军士兵,发动武装起义;上海光复,被推举为沪军都督,与江苏、浙江官军组成联军,合攻南京。二次革命期间,任上海讨袁(世凯)总司令。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回国,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总务部长。次年,孙中山拟在广东发动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陈其美奉命在上海组织机关,派人暗杀袁氏死党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同年12月,发动肇和兵舰起义,受挫。护国军兴,他谋江、浙响应,屡起屡败。1916年5月,被奉系军阀张宗昌的部下刺杀于上海寓所,时年39岁。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人。少年时,在其祖父严厉督导下读《四书》、《五经》,1896年在安庆考取秀才第一名。次年,在中西求是书院攻读《天演论》、《时务报》等维新书刊,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熏陶,有感而发,写成了《扬子江形势略论》,展示出他那民主主义斗士的风范。1901年,因从事反清活动被通辑而逃往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法政,仍积极参加留日学生反清活动,成为誓与封建专制主义为敌到底的“乱党”分子而被遣送回国。次年返回安庆,组织青年励志社,首先提出“科学与民主”的政治口号,受到清政府追捕而被迫再次东渡日本。1903年,回到上海,助章士剑编《国民日报》。次年,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2月,创建岳王会,任总会长,成为安徽地区“辛亥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次年,遭到芜湖地方政府迫害,第三次逃往日本。1908年回国,任杭州陆军学校教师,发表大量文章宣传革命。1911年,武汉起义胜利,被举任安徽革命政府顾问和高等学堂教务长,后因袁世凯窃国得逞,而弃职出走。1913年3月,孙中山发动南方数省反袁二次革命,陈独秀回安徽投入反袁斗争,起草了宣布皖省独立宣言。二次革命失败,第四次逃往日本,谋求新的救国之路。1915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聚集一代思想界精英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等人,都勇猛投入战斗,唤起了无数热血青年投入运动之中。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是《新青年》的热心读者,他赞扬陈独秀是“提倡近代思想最力之人”。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根基与号角,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和李大钊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当时有“南陈北李”之称。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建党活动的中心。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陈独秀被当选为党的首届总书记,其后连任四届总书记。遗憾的是,革命在迅猛地发展,陈独秀渐趋落伍,最后竞离开了自己组建的党组织。1942年5月,在穷愁潦倒中病逝于四川(今重庆)江津白沙镇。
陈延年(1898—1927),谱名遐延,陈独秀的长子,安徽怀宁人。上海震旦大学肄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宣传部部长,曾编辑机关月刊《少年》。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1923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任中共旅俄支部干事。1924年回国,任中共广东区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1925年领导省港大罢工,与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作斗争。1927年四一二革命政变后,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同年6月26日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7月4日被杀害。
陈乔年(1902—1928),陈独秀次子。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长、北方区委组织部长。1926年参加领导北京三一八群众示威游行。1927年历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1928年2月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杀害于龙华。
陈友仁(1875—1944),原籍广东顺德,生于美洲特立尼达华侨之家。早年求学于英国,后在当地作律师。1912年回国,任北京英文《京报》总编辑,曾被袁世凯逮捕。1924年任孙中山秘书。后在北京创办英文《民报》。1926年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大革命失败后,赴欧州游历。1932年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部长,主张抗战,被迫去职。1933年参加李济深等在福州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外交部部长。失败后赴法。1938年闲居香港。1941,日本军侵占香港被捕,强迫移居上海。
陈群(1890—1945),字人鹤,福建闽侯人。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曾任广东军政府秘书、北伐军东路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上海军法处处长。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南京警察厅厅长、内务部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维新政府”。汪伪政府成立后,任内政部部长、江苏省省长。日本宣布投降后,在南京寓所服毒自尽。
陈公博(1892—1946),广东乳源人。早年毕业于广东法政专门学校,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广州和谭平山创办《群报》。1921年初参加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汉奸,1923年被开除出党。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广东省农工厅厅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农民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主任。因对蒋介石独揽大权不满,与汪精卫、顾孟余等,于1928年底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为国民党改组派首领之一。1932年任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1944年汪精卫死后,任汪伪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潜逃日本,后被解回枪决。
陈布雷(1890—1948),字训思,号彦及,浙江慈溪人。曾任上海《天铎日报》、《商报》、《时事新报》主笔。1927年起,历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代理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后在南京自杀。
陈嘉庚(1874—?),福建厦门集美镇人。九岁在家乡读私塾,17岁随父陈杞柏在新加坡开办的“顺安”号米店学经商。1925年已成为拥有1.5万英亩橡胶园,总资产1500万元坡币,雇员达数万人,经济实力居新加坡之首的富侨。他富不忘报效祖国,从1913年至1919年间,他全资兴办厦门大学等各项公益事业中,仅投入教育的总额达一亿美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带头并带动东南亚华侨,向祖国的抗日救国捐款总额达50多亿国币。1941年12月,日军进攻南洋各地,他组织成立“新加坡华侨抗日动员总会,并担任主席,与日寇进行斗争,一直坚持到新加坡沦陷前夕,才去爪哇避难。”1945年,日寇宣告无条件投降,他回到新加坡时,500多个社团为他召开了庆祝会。1949年5月,他应毛泽东主席邀请,回到祖国参加中国政协会,并在九月中国政协开幕大会上,以华侨首席代表作共商建国大计的发言。1950年5月,他毅然告别侨居了半个多世纪的新加坡,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陈果夫(1892—1951),浙江吴兴人。早年和蒋介石一起在上海经商,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经纪人,1924年被蒋招往广州。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部长、监察院副院长、江苏省政府主席等职。后与其弟陈立夫成立中央俱乐部和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局),兄弟二人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同为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合称“蒋宋孔陈四大家族”。1951年,病逝于台湾。
陈诚(1896—1965),浙江青田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黄埔军官学校教官、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参谋总长等职,是蒋介石嫡系。后任台湾省主席、国民党行政院院长、副总统等职,1965年病逝于台湾。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30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和红军学校校长,长征中任红军干部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建国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抗美援朝战争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9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
陈云(1905—1995),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1919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起至1995年期间,为历届中央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委等。1935年5月被派往上海恢复党的秘密工作,同年赴苏联,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7年4月回国,历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副主席,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后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他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陈毅(1901—1972),谱名世俊,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薛包镇(今劳动镇)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191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一南昌起义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团党代表。1928年4月,同朱德一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为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发展工农红军做出了贡献。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支援了红军北上抗日。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代理军长、军长,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解放全中国进行了英勇的战斗。解放后,历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始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同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2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毛泽东主席亲临陈毅追悼会。
陈昊苏,陈毅的长子,1942年5月25日生,曾留学苏联,现任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正部级)。1992年在河南淮阳成立“中国陈氏宗亲联谊会淮阳总会”时,被选为五位永远名誉会长之一。其余四位是:美国总统亚州事务助理陈香梅、新加坡陈永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和、台湾世界陈氏宗亲总会名誉会长陈立夫、泰国陈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陈振治。
陈丹淮,陈毅的次子。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部副部长(副部级),军衔:少将。
陈小鲁,陈毅的三子。现任中国国际标准投资公司董事长。
陈珊珊,陈毅的女儿(排行四)。现任中国外交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
陈季让,谱名世勋,陈毅的胞弟。曾任中国国民党军队副师长,建国后,历任乐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四川省政协秘书长,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病逝于成都。
 


分享按钮>>义门陈氏宗谱第五卷陈氏帝王
>>义门陈氏宗谱第七卷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