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陈氏浮雕”“复活”家乡历史

    中华陈氏网 2009年10月26日 陈启尝


  由业余民间艺术家陈宝贵耗时11年完成,被国内专家誉为“玉溪的《清明上河图》”的大型实景木雕作品《端午汇溪图》将于近期向吉尼斯总部申请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作品的吉尼斯纪录。而陈宝贵最大的心愿,则是在完成1000幅木雕作品后开一个民间博物馆。

  独创“陈氏浮雕”“复活”家乡历史

  《端午汇溪图》的创作者、“陈氏浮雕”的创始人陈宝贵在实木浮雕艺术领域的经历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小时候家里穷,读完小学就出来做学徒,学手艺,木工手艺就是那个时候学的。”陈宝贵是土生土长的玉溪大营街人,学徒期间还到昆明学过泥瓦工、漆工、木工、冲洗胶片等。由于手艺精,大营街的街坊都喜欢到他开的家具店定制家具,陈宝贵因此成为大营街第一个万元户,是街坊里第一个拥有照相机的人。

  “买了相机之后就到处拍照,拍回来照着照片的样式做家具、做浮雕。”为制作老大营街的实景浮雕,他还搜罗了不少旧照片,“少说也有几万张了。”

  接手红塔铝材厂之后,陈宝贵更是忙了起来,“工作之余的时间全部拿来创作《端午汇溪图》,每天刻一点,在刻浮雕的时候才觉得心情舒畅。”由于从小生活在大营街,他萌生了把对农村生活的感受、体验用木雕表现出来的想法。在此过程当中,他形成了区别于“东洋雕”和“剑川雕”的另一种木雕手法——“陈氏浮雕”。“我的浮雕手法更注重实景雕刻,反映民居生活,具有连续性,就像是木雕式的连环画。”陈宝贵说,此后的绝大部分创作,素材均取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汇溪镇的历史原貌、民风及民俗等,“木雕作品是‘复活’的历史,也是很好的历史教科书,读懂它们就读懂了历史。”

  专家研讨评价“创作具超越性”

  

  花了11年,陈宝贵完成了实景浮雕《端午汇溪图》,在创作一些连续性的小幅浮雕的同时进行民俗用品的抢救工作,在企业管理之余,他开始了“业余收藏事业”。

  “作品和收藏的民俗用品多了,就想着把它们展示出来。”在大营街中心地段,陈宝贵建了一个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陈氏浮雕艺术馆。艺术馆共有20多间展厅,主要展示陈宝贵自己创作的浮雕作品和收藏的一些古典家具、生活器具等。“现在展示出来的藏品仅有十分之一。”陈宝贵又开始装修一个4000平方米的场所,来展示收藏品。

  一直以来,对于陈宝贵来说,刻木雕只是个人爱好,直到一些到玉溪开会的专家发现《端午汇溪图》,随后一批批的专家从北京、上海等地赶来,将他的《端午汇溪图》与国宝《清明上河图》对比。“不是科班出身,却比科班出身的创作者更有成就。”云南大学一位副教授在11日的研讨会上评价陈宝贵的创作超越了一般常规性的民间艺术,他在一般民间艺术复制、模仿的程度上实现了自我创作,十分难得。专家和当地相关部门提出,开放艺术馆,将作品、藏品拿出来展示。

  “我不想出名,也不想获奖,更不会卖一幅木雕作品,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完成1000幅木雕、民俗收藏品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开办一家博物馆。”陈宝贵有一个“民办博物馆梦”。有外国人提出,只要开个价,就可以把他全部的作品买下;江浙商人也提出,可以出资让他在江浙开博物馆。这些,他都回绝了。他开办博物馆将首先考虑在云南。

  ■展望

  “10年后办博物馆”

  

  在玉溪市收藏家协会、玉溪市博物馆的邀请下,陈宝贵的实景木雕作品第一次“出了远门”,从大营街的收藏馆来到玉溪市博物馆,在国庆期间展出。由于市民对这次展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玉溪市博物馆应参观者要求延长展览时间。

  陈宝贵的“陈氏浮雕艺术馆”曾经开放过,但他发现当地人对作品的理解还存在差距。他认为,还需要十年,十年后,他的作品也会更多,题材将会涉及到玉溪的历史旧貌、云南特色地区的历史旧颜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变迁。与此同时,关于民俗、民居生活的收藏品也会增多,那个时候才是博物馆开办的时候。“按照现在作品的数量和收藏品数量来估算,最小需要修建2至3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才能放下现在的所有藏品。”

  对于不少专家都认为艺术价值极高的大型实景浮雕《端午汇溪图》,陈宝贵已经着手为其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同时,他在玉溪境内搜集了300多个老石碾子,堆积了一个《玉泉宝鼎》也将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据他介绍,有的石碾子已有上千年历史。本报记者 闵楠


分享按钮>>中华司氏河北群:87962891
>>蓬莱城区历史遗迹遗址简介--陈氏大忠祠